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“槐韵匠心·非遗创益联盟”项目成效渐显掌互通,已开展3期培训,26名新就业群体参与钩织、烧箔画等非遗技艺学习培训,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开辟创收新路径。
该项目由古槐街道新联会牵头,整合多方资源,汇聚钩织、绳结、团扇、烧箔画等领域9位非遗传承人。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、地点灵活的特点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模式,从基础技能培训到职业素养提升掌互通,再到创业指导,帮助新就业群体拓宽职业发展道路。
下一步,古槐街道还将联动企业、社会组织,为有创业意愿的新就业群体提供项目对接、资源支持等服务,助力他们实现从从业者到创业者的转变,让新就业群体在古槐街道这片热土上,既能实现个人价值,又能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。
自6月10日开课以来,学员们在非遗老师指导下,已开展钩织、烧箔画共3期课程培训。从事新媒体的刘女士说,学钩织能拓宽直播赛道,闲暇创收,解决了自媒体发展瓶颈。3期培训中,大家不仅掌握钩织、烧箔画技能,还探索出“非遗+直播”等增收模式。
古槐街道后续将持续推出系统化课程,联动企业提供创业资源对接,助力新就业群体从技能学习向创业转型,让非遗技艺成为增收“新引擎”,实现个人发展与社区共建双赢。
(供稿单位: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 车畅)掌互通
发布于:山东省顶益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